链路聚合原理、模式、用途
发布时间:2021-02-26 15:05:06来源:
一、链路聚合的产生
由于在企业网络中,核心层负责数据的高速转发,极其容易引发链路阻塞。所以在核心层部署链路聚合可以整体提升网络的数据吞吐量,解决链路拥塞的问题。
二、链路聚合的原理与好处
1、什么是链路聚合
链路聚合是把两台设备之间的链路聚集在一块,当做一条逻辑链路使用。
2、链路聚合带来的好处
链路聚合可以提高链路的带宽。理论上,通过链路聚合,可使一个聚合端口的带宽最大为所有成员端口的带宽总和。
链路聚合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。配置了链路聚合的端口,若其中一端口出现故障,则该成员端口的流量就会切换到成员链路中去。保障了网络传输的可靠性。
链路聚合还可以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。把流量平均分到所有成员链路中去。使得每个成员链路最低限度的降低产生流量阻塞链路的风险
三、链路聚合的模式
链路聚合总共有两种模式:手动负载均衡模式与LACP(链路聚合控制协议)模式。
1、手动负载均衡模式
在此模式下,Eth-Trunk的建立,成员接口的加入由手工配置。该模式下的所有活动链路都参与数据的转发,平均分担流量。如果某条活动链路出现故障,则自动在剩余的活动链路中平均分担流量。适用于两直连设备之间,既需要大量的带宽,也不支持LACP协议时。可以基于MAC地址与IP地址进行负载均衡。
2、LACP(链路聚合控制协议)模式
在此模式下,Eth-Trunk的建立,成员接口的加入由手工配置。链路两端的设备会相互发送LACP报文,协商聚合参数,从而选举出活动链路和非活动链路。
活动成员链路(M):用于在负载均衡模式中的数据转发。
非活动成员链路(N):用于冗余备份。如果一条活动成员链路出现故障,非活动成员链路中优先级最高的将代替出现故障的活动链路。状态由非活动链路变为活动链路。
3、两者的区别
在手动负载均衡模式下,所有的端口都处于数据转发状态;在LACP模式下,会有一些链路充当备份链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