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云杰官网,本公司为企业提供企业SD-WAN应用加速、SD-WAN组网等企业网络接入服务。

云杰通信

10年专注于企业网络优化
国内行业十佳诚信企业、质量、服务

全国咨询热线136-3177-9516

行业知识

行业知识
当前位置:首页 > 新闻动态 > 行业知识

链路聚合原理、模式、用途

发布时间:2021-02-26 15:05:06来源:

链路聚合原理、模式、用途

  一、链路聚合的产生

  由于在企业网络中,核心层负责数据的高速转发,极其容易引发链路阻塞。所以在核心层部署链路聚合可以整体提升网络的数据吞吐量,解决链路拥塞的问题。

  二、链路聚合的原理与好处

  1、什么是链路聚合

  链路聚合是把两台设备之间的链路聚集在一块,当做一条逻辑链路使用。

  2、链路聚合带来的好处

  链路聚合可以提高链路的带宽。理论上,通过链路聚合,可使一个聚合端口的带宽最大为所有成员端口的带宽总和。

  链路聚合可以提高网络的可靠性。配置了链路聚合的端口,若其中一端口出现故障,则该成员端口的流量就会切换到成员链路中去。保障了网络传输的可靠性。

  链路聚合还可以实现流量的负载均衡。把流量平均分到所有成员链路中去。使得每个成员链路最低限度的降低产生流量阻塞链路的风险

  三、链路聚合的模式

  链路聚合总共有两种模式:手动负载均衡模式与LACP(链路聚合控制协议)模式。

  1、手动负载均衡模式

  在此模式下,Eth-Trunk的建立,成员接口的加入由手工配置。该模式下的所有活动链路都参与数据的转发,平均分担流量。如果某条活动链路出现故障,则自动在剩余的活动链路中平均分担流量。适用于两直连设备之间,既需要大量的带宽,也不支持LACP协议时。可以基于MAC地址与IP地址进行负载均衡。

  2、LACP(链路聚合控制协议)模式

  在此模式下,Eth-Trunk的建立,成员接口的加入由手工配置。链路两端的设备会相互发送LACP报文,协商聚合参数,从而选举出活动链路和非活动链路。

  活动成员链路(M):用于在负载均衡模式中的数据转发。

  非活动成员链路(N):用于冗余备份。如果一条活动成员链路出现故障,非活动成员链路中优先级最高的将代替出现故障的活动链路。状态由非活动链路变为活动链路。

  3、两者的区别

  在手动负载均衡模式下,所有的端口都处于数据转发状态;在LACP模式下,会有一些链路充当备份链路。

本文说明
链路聚合原理、模式、用途

本文说明

本文部分资料来源网络,
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