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PLS技术与传统路由器IP寻址比较
发布时间:2020-10-19 16:35:32来源:
如何将路由技术和交换技术结合起来,提高网络传输效率是目前网络发展的热点问题。传统路由器通常靠软件和通用CPU来实现网络功能,因而延迟大、转发速度慢。而以ATM为代表的交换技术用硬件实现交换,每个事件沿着同一路径,通常实现第二层(数据链路层)数据单元的交换功能,速度快、面向连接。MutiProtocol Label Swithing,多协议标记交换)技术随之应运而生。
一、MPLS技术与传统路由器数据转发的比较
1、传统路由器数据转发机制
传统路由器实现第三层(网络层)的控制转发功能,将不同网段的局域网互联成广域网。但是传统路由器的IP寻址方式是逐跳转发的。转发需要由路由器对IP数据包进行解包处理——解出源、目的IP地址,再通过路由协议(如RIP,OSPF等)决定转发方向(端口)。由于IP包的不定长特性,路由器采用软件解包,同时因为是逐跳转发的,所以也就意味着时延大、转发速度慢。
2、基于ATM的MPLS数据转发机制
MPLS,多协议标记交换。多协议,因为MPLS基于IP路由和控制协议,一个介于第三层和第二层之间的“垫层”, MPLS不链路层协议限制。
可以看出,MPLS的实质是将路由器移到网络的边缘,将快速、简单的交换机置于网络中心对一个连接请求实现一次路由多次交换。